超然的巨人

我们的祖上留下一个被普世敬仰的文明古国,是炎黄子孙永远的骄傲。或许,先人遗产中还有一项最卓尔不凡的传承,经常被人们忽略,那就是我堂堂中华那种超然物外、与世无争的伟大气度。此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:对于那些足以建树盖世功业的历史机遇,我们的先人就是沉得住气,不屑一顾。要证明这一点,再没有比郑和下西洋更好的故事了。

v2-63f471b4293d8bb1ddf6da78b315685e_1440w.jpg

辉煌远征

“郑和下西洋”已成为掌故了,还能不举世皆知!但若说到“下西洋”的目的、结局、效果,则至今留下许多谜题。仅就揭开谜底而言,我和大多数同胞一样无能为力。但我能告诉你:郑和的故事最典型地向你展示了,中国人那独具一格、似乎有悖常理的思维方式。了解这一点,或许比解答什么谜题更有意义。

那个在靖难之役(1399—1402)中夺了侄儿帝位的永乐大帝,不知哪根神经兴奋,突发奇想,命令“三宝太监”郑和(1371—1433)率领庞大船队远航西洋,历经西太平洋、印度洋直达非洲东岸,成就了一番冠绝千古、震惊世界的伟大事业。

“郑和下西洋”究竟辉煌到什么程度,迄今仍然没有准确可靠的描述。问题在于,我们所能看到的古代文献,让你根本无从确定其可信度。而今天的作者基于民族主义情结,对古书所说的一切,都“宁信其有不信其无”,这就使人们只有钻迷宫了。

综合历史文献,在1405—1433年间,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,每次大小海船200多艘,其中大型“宝船”63艘,船员在27000人以上,到达或访问30多个国家。最大的宝船长152米,宽62米,船高4层,可容千人,载重5000吨。问题是,至今尚未复制出能够实际航行的大号宝船,对以上记述只能暂且姑妄听之。一位中科院院士说,照上述尺寸建造的木船不可能航海,在海中必定散架。今天,南京宝船厂遗址公园内展示了复制的中号宝船,它长64米,宽14米,排水量1300吨。此船能否航海,则不得而知。

郑和的现代崇拜者,调子就高多了:郑和堪称“大航海时代的先驱,是远远超过达伽马、哥伦布、麦哲伦的航海家,很可能是美洲、澳洲、南极洲的最先发现者”。无论这类颂词如何远离事实,我都宁愿不置一词,以免对这位杰出的先贤略显不敬。

不求功利

任何现代人都会提出一个问题:郑和船队不惜花费巨额费用,远赴不为国人所熟悉的西洋,究竟是为什么?既然此行真正的目的存于永乐或者郑和心中,人们永远不得而知,那么不妨回答另一个问题:按照当时通行的行为逻辑,像如此规模的航海活动,该达到哪些目标才是值得的?这样的问题当然不难回答,答案应当是:

A 探险:探索或者开辟海上航路,发现新的地理区域。
B 淘金:寻求财富,尤其是黄金珠宝,以及其他产品、原料。
C 贸易:开辟海外通商口岸、贸易市场。
D 扩张:为殖民、财富、军事等目的开辟与占领海外领地。

如果你是15世纪的一个君主,略具海外知识,且有心致力于民富国强,那么,你不可能不对目标B—D感兴趣;而为了达到这些目标,你又不能不关注目标A。如果你达到了所有这些目标,那么你的国家将因此而繁荣昌盛,你将因所建立的不朽功业而名垂后世。但被誉为英武之君的永乐大帝,却恰恰不是这样的君主。其证据就是:奉永乐之命的郑和根本未曾致力于做这些事情;如果他奉命做这些,他应当能够做到且不敢不做到。

郑和无需开辟什么航路。在郑和之前,元朝人已有极其发达的海外贸易,那是拜蒙古帝国之赐;蒙古帝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世界帝国,它囊括了当时世界的许多航海民族,其所积累的航海知识是够郑和用的。况且,中国自古就不热心什么海外探险活动,实际上对海洋充满恐惧。郑和的航海日程,也没有安排探险的内容。

如同任何皇帝一样,永乐不会不爱财,而且当时朝廷百事待举,正缺钱用。但说因此而派庞大船队去海外觅财,那就近于荒诞。恰恰相反,西洋之行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大笔花钱,哪里有什么进项?如果仅仅是求财,倒不如取消这七次远航,即可省下金钱无数;况且,就到自家的辽阔土地上去掘金觅银,也更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。尽管郑和在上皇帝书中有“财富取之于海”之说,但朝中不会有人愿听。

一个自古以来就奉行“重农抑商”政策、连海内贸易都不感兴趣的国家,会为开辟海外贸易而远赴外洋,那就真是奇事了。无论永乐还是郑和,肯定不会有这种兴趣。在七下西洋的过程中,也没有留下什么涉及贸易事宜的任何安排。船队在往来中亦不免夹带物品,但其份量实不足道。

中国皇帝当然对于开疆辟土感兴趣,但这种兴趣自宋代以来就逐渐降低,包括永乐在内的明朝皇帝肯定没有这样的雄心,更别说到万里海外去新辟领地。明代甚至禁止人民出海,岂对海外殖民感兴趣?如果真有志于海外扩张,当时的首要目标应当是就近的越南。就在郑和下西洋之际,明朝败于中越之战,失去了对越南的宗主权。在这种情况下去海外异域扩张根本不可想象。实际上,郑和也没有留心去争尺寸之地。航途中,郑和携带的强大武力不可能闲置不用,但仅有唯一一次像样的战争,它发生在锡兰,也只是防御性的;如此谨慎,岂能争得领地?只能说明根本没有领土意图。

不妨说,以A—D作为国家目标,完全是一种西方观念,完全与中国朝廷无缘。这些目标对永乐与郑和都没有吸引力,他们就只能与这些当时唾手可得的功利擦肩而过了。“天下熙熙皆为利来”自古就遭中国人鄙弃,天朝上国的船队不为所动,是很自然的。只是这样一来,你该为错过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而惋惜,还是为超然的明代先人“粪土功利”的高风亮节而自豪呢?

###不求结缘

郑和的船队一路走去,历经30余国,广施恩泽,岂不结友邦无数?

但这是一种现代观念,明朝人不会这样想。自秦始皇以来,直至清末,中国朝廷都不曾有什么外交概念。其所以如此,就得怪我们所占有的特殊家园了。堂堂中华,几乎是孤居独处,四邻要么是浩瀚海洋,要么是不毛之地,没有什么值得平等地打交道的邻邦。对于荒远之地更无兴趣。在朝廷的观念中,外邦只有两类:要么是已臣服的属国,他们的义务就是进贡;要么是不知礼义的蛮夷番邦,如果没有冲突,只须置之不理;倘对天朝无礼,就只有刀兵相加了。无论哪种情况,外邦都不是需要平等对待的友邦,因此就无外交可言。

现代人可能没有注意到,中国历代王朝并无“外交部”这样的机构。1795年,天真的英国人马嘎尔尼率领庞大使团访问清朝,极尽亲善之能事,以图与中国建交,但就是被乾隆一口回绝。天朝一以贯之的方针就是:进贡可也,建交免谈!比乾隆早400年的永乐更是如此。明朝之忽视外交,可能创史上之最;直至灭亡,朝廷“通夷务”者都寥寥无几。

那么,郑和能否改变这一局面呢?他的第一步是向各国宣读中国皇帝诏书,宣称明朝皇帝是奉天承运的上邦之君,有权利管理天下,四方番夷必须遵皇帝之命行事,不得以众欺寡,倚强凌弱等等。然后赐各国国王诰命银印,赐各级官员以礼物。礼物当然是无人不爱,但那些居高临下的说教就未必有人爱听了。不过,外邦人士至少无权责备天朝伪善;因为中国皇帝的诏书丝毫也没有假惺惺地表示要求平等互利的邦交,所需要的仅仅是“称藩纳贡”的属国。愿意做属国者未必没有,但肯定不多。

至于平等的友邦,则根本不在天朝的需索之内。因此,就无缘可结了。

不求结果

就在郑和下西洋的15世纪,世界上还有许多其他船队在扬帆远航,深入远洋或者海外异域,其中最著名者有由达伽马率领的葡萄牙探险队、由哥伦布率领的西班牙探险队。这些船队无论人数还是海船规模都远不及郑和的船队,以致颇受中国史家的奚落。近年来,许多纪念郑和下西洋的文章,都不忘记详细对比郑和船队与哥伦布船队的大小悬殊:郑和有两百余艘船,而哥伦布不过区区3艘!只是忘了提示主要的东西:哥伦布做成了什么,郑和又做成了什么。

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式思维:重要的不是做成什么,而是排场多大;或者更简单地说:不问结果,但吹成本!我花的钱已经举世无双、光耀世界了,还计较什么结果?这种思维,只能让人欲哭无泪。

千百年后,人们都会记住: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;至于他的船队人多少、船多大,则人们未必会记住,多半没人关心。郑和船队的人多少、船多大,则已被宣布过无数次了,除了缺乏充分证据让人争论不休之外,真正重要的是:郑和做成了什么?而恰恰在这一点上,今天还远不能说清楚,一些人则根本略过不提。

真的,郑和下西洋的最终结果是什么呢?

有地理新发现吗?就中国人的地理知识而言,郑和所带回的关于南洋、西洋各国的信息,自然有重要价值。但这些并不是什么地理发现;这些地区的存在及其面貌,对于欧亚非许多文明民族来说,早已是熟知的常识。到那时还一无所知的,恐怕就只有闭目塞听、除一心读圣贤书之外一概无兴趣的中国士大夫了。

让中国面向海洋、面向世界了吗?如果做到了这一点,中国的对外开放将提早几百年,也是功莫大焉。可惜没有。郑和的伟大创举,确实让中华民族第一次伸出头来看世界。但就在郑和之后就将头縮进去了,而且縮得很彻底。郑和的海船都被砸毁,且严禁人民出海。甚至将沿海几十里的居民迁入内地,实现空前的闭关锁国,让中国的文明进程落后几百年。

让中国成了一个“朋友遍天下”的世界大国了吗?如果是这样,于人类文明进步如何,未必能有一致看法,对中国的国运则肯定是一件好事。可惜,这也不过是镜花水月。那些在郑和船队经过时得到赏赐的“番邦”成了真正的朋友吗?它们的使节自此将有权利长驻北京吗?中外交往自此成为常态了吗?中国对亚非国家的影响力一直维持下来了吗?中国参与国际事务因郑和下西洋而常态化了吗?显然,这些都远远不是事实。在很大的程度上,中国仍然我行我素,仍然是一个自我孤立的东方大国。

自启航之日,郑和就反复强调,“下西洋”旨在弘扬国威。这一目标或许是真的达到了。中华帝国毕竟是大邦上国,即使没有郑和,一般小国亦会敬畏;但是否称臣进贡,就得随时势了。既然郑和的航行结束之后无以为继,海外诸国的臣服也就随之而去。因此,所谓“大扬国威”的结果,也并不那样真实。

这种结果不能让现代人满意且不说,就是明代朝野事实上也不满意。永乐的继任者急于收縮乃至取消下西洋的航海计划,就说明了这一点。

颇为蹊跷的是,在郑和之后,关于“下西洋”的一切都被神秘地冷藏了,仅有片言只语流传下来。关于郑和其人、关于郑和的航海日程、关于船队的技术细节等等,从正史中都难知其详。这究竟是为什么呢?难道真的如传说所言,永乐帝的目的不过是为寻找建文帝的下落,因无功而返而使永乐备感失望,不希望后人提及此事吗?或者,是朝廷认为远航海外非王者正道、不应为后世效法而不宜宣扬吗?无论怎样解释,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令人遗憾的结果,甚至是坏结果中的坏结果!当然,这也是一个令人不解的谜题。

凡此种种,都归结到一个词:不可思议!实际上,真正不可思议的是我们先人的奇特的行为逻辑,值得赋予它一个更醒目的词:中国式思维!它那样别具一格,不同于世界上大多数文明民族,实在令人震撼。唯因如此,我们这个民族才如此特立独行、不同凡响。最大的特异之处就在于:对于全世界都狂热般地追求的东西——探险、淘金、海外开发等等——都视之等闲、置身事外,宁愿做一个超然的巨人。

当然,今天已不再如此。但或许太晚了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