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受指教的肚量

今早看到一個類似素人的理財資訊分享者,指出在一本理財暢銷書中的幾點錯誤,我以為又有一場理財教學圈的風暴要展開。


不過後來看完內文,分享者還是很推崇作者書中大部分的內容,只是就一些小缺陷指正,目的是希望未來這本暢銷書改版時可以修正,讓這本書更加完美。他提到他買到這本書時,已經是第十六刷了,足見是一本暢銷書,也很有可能會修編,才會列出這些可改善之處。

這本書也是我之前很推薦的,周冠男教授的"長期買進",分享者提到因為十分重視教授的學者背景,所以是用很認真的態度下去閱讀,並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,才能發現書中一些小缺失的部分,但完全不影響這本書對大眾投資的教學貢獻。


通常這種指出錯誤的行為,很容易被長一輩的人認為是找碴拆台,之前理財教學這個圈子,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,因為沒面子,之前講的內容被推翻。特別是之前有些指正的事件,提出質疑的一方又特別的傲慢,更會激起被質疑一方的不滿。

如果類似前面的例子,雖有指出錯誤,但也不失敬意,或許是更好的方式,但如果被質疑的一方是個愛面子的人,可能還是會有火藥味產生。分享者特別提到,周教授是大量引用理論與數據的作者,相信他會可以理解,並沒有挑釁拆台的意味存在。


但並不是大多數的人,能夠接受指正且情緒不波動的,特別是一些喜歡倚老賣老的人。當資歷較少者提出難以辯駁的指正,就會開始用情緒帶過,以免自己經歷了那麼多,卻從來沒去想過的問題被顯現出來。

倚老賣老的人,會習慣於資歷優勢,久了之後也習慣不被質疑的優越感,所以當理論上無法解釋的時候,就會開始動用資歷優勢,企圖掩蓋理論上站不住腳的劣勢。這點也發生在先前提到的理財教學圈的事件中,被質疑的大叔在圈內混了10多年,被一個出來3-4年30歲不到小夥子,質疑這位大叔過去錯誤的理財觀念,經過幾輪筆戰後,被弄得啞口無言,索性選擇將對方封鎖,拒談任何相關話題。後來甚至只要有相關話題的留言,都會一律被封鎖、移除留言,只為了鞏固已經購買他理財課程的信眾。

Photo by Kat Kelley on Unsplash

Sort:  

生活中有很多人 非常固执 就算别人给他指出错误 他自己也知道错了 但是嘴上就是不承认

沒錯,說不出一個道理來反駁的時候就會生氣,或是動用資歷、職務來壓指正的人。

在哪个地方上架,想拜读

你指的是周冠男的長期買進這本書嗎? 我這邊是博客來買的電子書,我不確定你們那邊有沒有賣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