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升西降?解析日本经济的过去、现在与未来”

image.png

去年有段时间,中国经济的坏消息不断,各种头部房企爆雷,各种信托金融产品也在爆雷,地方债的风险也在显现。与此同时,中国的邻国日本却表现得相当不错,股市甚至涨回了泡沫经济时代的高度,似乎要找回失落的三四十年。一些YouTube上的大V调侃说,确实是“东升西降”了。但这里的“东”指的是日本,“西”指的是中国,因为日本位于中国的东面。
然而,日本经济为什么会有失落的三十年?如今的日本经济真的重拾雄风了吗?要回答这个问题,首先就要搞清楚是什么造成了日本经济失落三十年。而如今这个情况,这个原因是否发生了改变。正好看到一个台湾YouTuber在YouTube上的节目谈这个问题。说实话,台湾YouTuber的节目大多风格非常幽默,通俗地把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讲解得通俗易懂,观看效果比一些普通面向大陆观众的YouTuber要轻松得多。
首先还是要从著名的广场协议开始。在六七十年代,中国大陆还是闭关锁国,或者刚刚和美国开始接触,改革开放还在酝酿之中,而美国则发生了以半导体技术为主的科技革命。但是美国工人的人工成本太高,引发了美国企业的一大波产业转移。由于当时的中国大陆没有把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放在重点,这让日本和台湾捡了一个大便宜,经济飞速发展。特别是日本利用大财阀和低廉劳动力成本的优势,很快吸收了大量的美国产业转移,经济迅速发展。这就像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提前预演了一遍。
到了八十年代,日本的制造业俨然已经要赶超美国,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美国市场上充满了日本制造的商品。虽然美国的工会对此现象非常不满,但美国的民众还是被低价的日本商品所吸引。而当时的美国也和现在的美国和中国一样,当时爆发了贸易战。不过,由于日本作为二战战败国的身份,实际上是受制于美国的,不拥有完全主权的国家实体。所以这场贸易战并非像现在中美贸易战那样互加关税的形式,而是美国和日本,包括德国签订了一个名为广场协议的条约,强制要求日元升值。这样,日本商品的成本增加,美国国产商品的竞争力得到提升。但日元升值也增加了日元的购买力,使得日本国内的消费激增。日本经济并没有因为出口的下滑而受到打击。这样看,广场协议并不是日本经济泡沫破裂的元凶。
真正的元凶是当时的政府借助日元升值的机会,滥发国债和日元,使得日元的利率极低,这刺激了人们进行投机投资的行为。人们发现,借钱投入股市和房地产,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回报。于是,整个日本都开始脱实向虚,这才是泡沫形成的真正原因。几乎所有的泡沫都与人为影响和控制货币供应和贷款利率有关。当然,泡沫总有破灭的一天。泡沫破灭时,人们会发现之前的繁荣不过都是一场幻象。所有泡沫破灭带来了一个现象,就是人们会发现之前资产的价格是一个幻象,但投资时借下的债务却是实实在在的。于是人们开始进入为之前的债务买单的时间,就像现在房价下跌,很多之前贷款买房的人发现,即使把房子转手卖掉,也无法还清银行的贷款。于是日本就进入了所谓的低欲望、低消费的社会,经济从此不振。
日本政府为了提振经济,却采用了继续加大货币供应量的方式。比如著名的安倍经济学,其实所做的就是印更多的钱来刺激居民消费,提振经济。但这些钱除了让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短暂上涨之外,对实体经济的提振作用微乎其微。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企业的竞争力下滑得非常厉害。在八九十年代甚至二十一世纪初,日本生产的商品还是市场上的抢手货,是品质的代名词。而如今在市场上已经很难看到日本产品,特别是在手机这类日常电子消费品中,中国和韩国已经完全取代了日本的地位。这其中的原因,用米塞斯的官僚体制的观点几乎可以一针见血地得到解释。日本政府给民众发钱的方式,就是给日本的企业发各种各样的补贴。然后企业再以工资和福利的形式将补贴发到雇员,也就是民众手中。看起来,这并没有什么问题。但是从利润核算机制去分析的话,就会发现,这会导致日本的企业不再受利润核算的限制,即使亏本也可以拿到政府的补贴,太久没有动力去精简员工、发展新技术和争夺市场。其实,日本的企业也越来越像官僚机构,员工实行终身雇佣制,晋升也是按资排辈。与中国的一些互联网大厂担心三十五岁就要被淘汰不同,日本的企业可以一直做到老,哪怕你无事可干,也可以给你安排一个靠窗的座位,让你坐在那里欣赏风景,然后照拿薪水,俨然就是国内体制内生活的翻版。这样的企业,怎么可能与中韩的私营企业竞争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