溫暖的海洋

「嗚——嗚,嗚——嗚——」

零晨兩點,燈火璀燦的夜色彷彿湮沒於層層的迷霧之中。大海裡航行的船兒,發出了長長的氣笛聲「嗚——嗚,嗚——嗚——」。無助的低號,驚醒了睡夢中的孩子。她站在窗下揉揉眼睛,只見外面是灰濛濛的一片霧幔。光呢?「嗚——嗚,嗚——嗚——」

有人說,人生是一場尋找的旅程。尋找自己,尋找知己。人的一生之中,總會遇見無數過客。家人、鄰居、同學、老師、戀人、兄弟、姊妹、親戚、朋友、同事、老闆。能夠真正瞭解你的,懂得你的,又有幾人呢?子曰:「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。」正如南懷瑾老師所說:「這個『遠』字,不一定是遠方來的朋友。這個『遠』字,是形容知己的難得。」

有人說,世上最難得到,又最易失去的,是朋友。《溫氏母訓》曰:「汝與朋友相與,只取其長,勿計其短。」即便如此。人在俗世之中,誰沒有煩惱糾結呢?要做到永遠心平氣和,永遠推己及人,是難的。如果對方是知己就更難了。知己嘛,當然最懂你啦。所以你可能期望特別高,態度特別mean,說話又特別blunt。知己之間,才不屑客套潤色呢。情況就如嵇康的《與山巨源絕交書》,簡直什麼狠話都說得出來。

知己是什麼?知己就是彼此的默契恰如當面,正如花之解語的心照不宣。「竹林七賢」的嵇康和山濤,本來是無話不談的知己。一天,山濤舉薦嵇康出任吏部郎同朝為官。傲世嫉俗的嵇康知道了很生氣。寫了一封流傳千古的絕交書。千言萬語的結論只有一個。我以為你是最懂我的,原來不是。

嘩,原來男人翻臉起來真的不是玩的。但山濤也太無辜了。明明是一片丹心的熱情舉薦,居然換來⼀盆冷⽔從頭頂澆了下來。官你不當沒關係,好好的幹嗎要絕交呢?山濤的憋屈是可想而知的。正是「寶寶委屈,但寶寶不說。」山濤沒有抗辯,沒有解釋。他掩卷長嘆,默默承受了一切。但知己之間的牽絆,又豈是一封信可以割捨的呢?

「當路誰相假,知音世所稀。」不是性格相近又怎能成為知己呢?嵇康和山濤都是性格高傲倔強的人。茫茫人海之中,能夠成為知己都是一份交心的緣份。這是一段刻在靈魂上的友情。大家以為二人從此相忘於江湖,其實不是。如果是,就枉為知己了。

原來嵇康早已預計自己的政治立場會招致殺身之禍。為免拖累山濤,便設計了一場清堅決絕的戲碼。這是一個政治表態。而作為知己,山濤怎會不知道呢?嵇康和山濤從此踽踽獨行,離開了彼此的世界。實際上呢,卻是一直默默關心著對方。看見對方生活得好好的就很安心了。所以,得知嵇康終究被司馬昭處死,山濤不惜連夜帶著嵇康的兩名子女趕赴刑場。嵇康好琴,夜不能寢,總愛起坐撫琴。刑場上,嵇康依然神態自若。奏畢一曲《廣陵散》,赴死前便託付年幼的子女給山濤,而不是哥哥嵇喜。「山公尚在,汝不孤矣。」曲終人未散,山濤確實有情有義。最終不負嵇康重託,將兩小傢伙撫養成人,教育成才。這就是成語「嵇紹不孤」的來由。

sea-ga2d905062_1920.jpg
source: unsplash

最近看了一個禪師的視頻,覺得很有意思。內容大致是這樣的。

作為宇宙間的微塵,有誰不曾受苦呢?學佛的,硬要激發出一種無中生有的善念是很難的。但作為浮浮眾生。在這期生命之中,哭有哭過,痛有痛過。既然大家也曾受苦受傷。何不用一念同情心,化解彼此的誤會和恩怨呢?所謂的菩提心,慈悲心。都是從同情開始的。我們都是人間受苦的眾生。正如自己覺得很冷,你都希望別人溫柔對待送出一杯熱茶。同樣地。既然大家都有相似的經歷,為什麼不能好好回響呢?不要吝嗇吧。即便是一個微笑,都能夠讓彼此感受到人間的溫暖,離苦得樂。

這是我今天的微笑,你看見了嗎?

Sort:  

這就是人生得一知己,死而無憾吧!

愛瑪簡直一語中的👍👍👍

☺️☺️💖💖